《本土與西方:五十至七十年代香港粵語流行曲的發展》(摘要)
許 嘉 陳芷慧 林卓盈 林 琳 伍詩慧
本報告榮獲第五屆校際香港歷史文化專題研習比賽初級組文字報告冠軍

相比粵曲和西方流行音樂,香港粵語流行曲的發展史並不算長。香港的本土音樂,在十九世紀中到二十世紀中,一直都是「中西分明」,華人社會一向以粵劇和粵曲為主;歐洲古典音樂和教堂音樂則流行於居港的英國人、歐洲人、商會和教會人士。五十年代開始,香港粵語流行曲並未成形,甚至可以說,當時市民根本未有粵語流行曲的概念,粵劇粵曲一直都是華人社會的主流大眾音樂,但粵語流行曲的種子——小曲,由當時開始萌芽,雖然被受輕視,但亦出現不少出色的粵曲人,例如胡文森,開始敢於創新,創作全新的小曲,成為粵語流行曲的雛型(當時社會稱之為粵語時代曲)。直至六十年代,西方音樂潮流日盛,青少年都視組織樂隊演唱為潮流,粵曲的發展亦因此由盛轉衰,而粵語流行曲的發展亦是寸步難行。然而,這時代的樂隊潮流卻培養了一群出色的音樂人,甚至成為日後粵語流行曲的重要推動者。到了七十年代,香港人身份認同感的改變、電視媒體的發展、外語及國語歌手的轉形以及音樂人的敢於創新的情況下,天時、地利、人和,粵語流行曲快速冒起,成為香港的主要大眾娛樂,亦成為了香港人的集體意識。

1974年仙杜拉主唱的《啼笑姻緣》成為粵語流行曲發展的分水嶺,眾多學者均認為由此曲開始,香港各階層普遍接受粵語流行曲。八九十年代更是粵語流行曲的高峰,張國榮、梅豔芬、譚詠麟和「四大天王」等巨星創造了粵語流行曲的光輝時代,粵語流行曲甚至成為全球華人的重要流行文化,無論三岸兩地、東南亞地區以及歐美的華人社區,都可看到香港粵語流行曲的蹤影,無數名曲成為家喻戶曉的經典作品。

由五十年代中國式的小曲,到七十年代中西合壁的粵語流行曲,整個發展過程並不順暢,但香港的獨特性造就了粵語流行曲的光輝時代。我們位居廣東,擁有包容性強的粵曲歷史;我們亦是英國殖民地,有利吸收西方的流行音樂文化。縱觀華人地區,只有香港的文代及政治獨特性,才能夠造就如此精彩的流行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