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我們坐上了一部紅van:香港公共小巴合法化的歷史進程1960-1973》(摘要)
曾凱兒、莊嘉淇、葉汶昕、唐敬嵐、鄺皓光
本報告榮獲第八屆校際香港歷史文化專題研習比賽初級組文字報告冠軍

紅色小巴在不少香港市民的生活裡擔任重要角色,亦為香港的交通運輸作出重大的貢獻。我們對於紅色小巴合法化前後的歷史很感興趣。為求更深入了解,我們到觀塘歷史檔案館,從各種政府檔案和報章、文件,摸索公共小型巴士的合法化歷程和早期營運概況。

公共小巴的前身是「九人車」,在六十年代非法營運,它們分別為新界的士、客貨兩用小型車和九座位私家車三類。「九人車」在六七暴動爆發後出現了轉折點。當時交通混亂,香港公共交通服務幾近癱瘓,屬於白牌車的「九人車」從新界駛出市區,幾乎成為暴動期間唯一的交通工具,解決了殖民地政府和市民公共交通不足的問題。白牌車的貢獻有目共睹,讓「九人車」合法化露出曙光。

公共小巴合法化後,小巴的車型繁多,雖然有固定,但小巴司機亦可以隨心所欲。小巴收費並沒有受到限制,營運成本也不多,因此收益頗為豐厚。但當時的小巴司機,又要面對警方雷厲執法,誰也沒想到,如果小巴駛入禁區,會被判「坐車監」,即是將小巴扣押一週,嚴重影響車主和司機收入;小巴因六七暴動而生,但合法化不久,又步入元朗暴動和市區罷駛的政治旋渦;加上警察貪污情況嚴重,用卑鄙手段逼使小巴司機通過黑社會繳納賄款,飽受壓榨。

白牌車一路披荊斬棘,終成為香港非常重要的交通工具。近年,小巴又與香港本土流片文化掛鉤,深得市民歡迎,為香港交通史添上成功的一大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