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談「失敗」、「失望」與「期望」

曾麗舒

猶記得當中五最後一個上課天的放學鐘聲響起後,我的情緒也隨之而變得非常低落。回到家裏,終於忍不住哭了起來,這時候使我不得不承認我對「會考」的恐懼而到達頂點。

「會考」真是那麼可怕嗎?說到底,它只不過是一種形式,形式本身並不駭人的,駭人的只是那個失敗的結果。儘管「失敗」是沒有一個客觀的標準,但它卻是人見人怕的,怕的大概是「失望」的感覺。「失望」和「失敗」的關係是成正比的。一個人愈是失望,失敗的感覺就愈強烈。反過來說,倘若不曾失望的活著,也就不會覺得自己是失敗的。

人感到失望,只是因為有期望。參加會考時,早退、缺席者屢見不鮮,對於這些人,倒沒有半點失望的感覺。不過,若涉及認識的人,則難免會替其感到惋惜。由於與前者並不認識,根本談不上甚麼期望,那當然不會因其行為而感到失望。可是,後者不論熟稔與否,也算是相識一場,或多或少總會有些期望,有「惋惜」這種失望的表現,是自然不過的。俗語有云:「希望愈大,失望愈大」。這句話雖然含有消極意味,但卻能充分闡釋「期望」與「失望」間的關係。

由此可見,人們的擔憂,是緣於對事情的期望。既然如此,只要我們不存期望,不就可以消除這些駭人的憂慮嗎?不,當然不是。姑勿論「失敗」、「失望」、「期望」三者的關係是如何層層相扣,帶給人的煩惱是何其多,但它們卻是人生中不可或缺的。不是嗎?人生在世,若不存期望、漫無目標,就只會渾渾噩噩地虛渡一。這雖然能免卻對前景的憂慮,但他日若驀然回首,發覺有的只是一張白紙,黯然傷感是難免的。

既然「愁苦」是逃不了的,何不坦然面對,一方面積極地展望張來,一方面勇敢地面對「失敗」和「失望」,消除恐懼呢?若果我們有期望,肯用功,肯努力,相信我們不會有失敗與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