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out the alumnus:
Article(s):
我很感恩我能夠成為王肇枝中學的學生。
我感謝6D班的同學,我們由最初充滿摩擦和爭執,慢慢地變得團結一致。我記得我們一起排練「三分甜」、一起到大美督燒烤 ……只可惜大家從王肇枝畢業、各奔前程(我們稱之為「人口流動」),但相信過去的點點滴滴會在各位心中長存。
我感謝王肇枝的每一位老師。我們的班主任余若曦老師非常關心每一位同學,她會了解我們的情況,安慰我們、幫助我們、支持我們,陪伴我們一起度過三年高中生活。我同樣感謝我的兩位物理科老師,他們不但教導我們複雜的物理概念,任義建老師更會為我們剖釋人生道理和不同的觀點,林惠儀老師則提醒我們應試的技巧和心態。還有數學科的鄺俊愉老師和文偉傑老師,他們點燃了我對數學的興趣。
我感謝我的母校王肇枝中學。王肇枝為我們提供大量的機會,不論是學業或課外活動。即使在疫情時,學校亦會嘗試為我們舉行不同形式的活動,有助我們全人發展。在學業方面,學校會為同學提供額外的補課,雖然我覺得比較沉悶,卻能鞏固所學,有助準備公開試。而在非學業方面,學校也有不少值得參與的活動。Student Helper和Angel Project 訓練我們的統籌能力和溝通協調能力;學生會則能夠培養我們的領導能力;加入不同學會都能拓寬我們的視野,讓我們留下特別的回憶。
雖然王肇枝未必是最好的學校,但一間學校最重要的莫過於學生。我相信只要各位師弟師妹盡力做到最好,定能彰顯王肇枝的實力。
話雖如此,我自問並非一個勤力的學生,甚至時常被老師同學稱為「大懶蛇」。然而,在老師的勸導下,我逐漸變得勤力,開始運用學校提供的資源,為公開試做好準備。我希望各位師弟師妹能夠努力溫習、盡力考好公開試。雖然常說公開試並非唯一出路,唯有盡力而為才對自己學業、成績以及所作出的決定負責,不讓日後的自己後悔。
自邁入高中,我相信各位或多或少都會感到迷惘,或是因為選科、或是因為生涯規劃。我亦曾在「神科」和興趣之中猶豫,幸好能夠獲得一眾老師的建議和看法,以及家長對我的支持和肯定,最後決定選擇修讀數學精研。倘若同學感到不知所措,我認為最好的做法便是尋求老師以及家人的幫助,再結合自己的觀點,從而找出最適合自己的道路。
希望各位師弟師妹能夠勇敢去做、盡力而為,好好享受這段中學時光,珍惜在王肇枝學習的時間。最後,我祝願各位可以享受當下,迎接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