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園地
我們的校友

白鋒先生 (一九八八年校友)

校友簡介:

  • 一九八八年王肇枝中學中七畢業
  • 香港大學社會科學學士
  • 香港浸會大學教育文憑
  • 浸會大學通識教育科碩士
  • 現職中學歷史科科主任

兩年的栽培,永恆的收穫

 

「睽隔師門,瞬即廿載。斗山仰企,時切神馳。」這是古人對老師懷念的話。王肇枝中學距離我家很接近,不用站在山崗上眺望,我每天上班下班總經過母校,特別的感覺總是油然而生。

一九八五年我剛從鑽石山木屋區搬到大埔,希望在新界找一所中學升讀預科,不想長途跋涉往返市區原校唸書。可是,從前就讀的是工業中學,我唸的是木工、金工和機械繪圖,從未接觸過文學和歷史等科目,會考成績又非特別出眾,較好的新界區中學當然不會考慮了。結果,我無奈地跑到上水金錢村一所中學就讀中大預科班。高等程度會考課程只修讀了數個月,首次接觸的科目如歷史、經濟和地理,成績也是僅僅及格而已。

一九八六年八月六日,我拿着高等程度會考成績通知單到王肇枝中學碰碰運氣。這所中學在大埔區的名氣是響噹噹的。接見我的是李家駒老師,碰巧他是我一位舊同學的老師,剛在數月前在某試場有一面之緣。李老師不但不介意我工業中學出身,也不嫌棄我的歷史科成績欠佳,還稱讚我語文能力良好,願意給我機會。於是,我便入讀王肇枝中學的港大預科班,修讀中文 、英文、歷史和中史,即「兩文兩史」,為期兩年。那時候,王肇枝中學仍分為中文部和英文部,我唸的是英文部預科班。轉瞬間,那已是二十年前的事了。

在王肇枝中學唸書是我人生中的一個轉捩點。這兒校風淳樸,頗多學生踏自行車上學,學生的打扮很樸素,與市區中學的情況截然不同。從前,我對歷史科毫無興趣,甚至有點抗拒。然而,李家駒老師的教導令我對歷史科改觀,最終歷史科竟成為我最感興趣的科目呢!每個課題,李老師他都會派發精簡講義,概略地闡述課題大綱,然後吩咐同學分工合作。每組同學規定做一篇功課,完成後在課堂報告,並評鑑其他組別的作品。這樣,課堂變得互動,學生也會主動學習。此外,李老師也鼓勵同學參加辯論比賽,藉此增強思考和表達能力。與今天的教育改革相比,當年李家駒老師的教學方法可說十分「前衛」。

在我唸中六時,得知香港城市理工學院 錄取我入讀高級文憑課程,我很高興,打算立即退學。可是,李老師勸阻我,認為我的能力可應付高級程度會考,且能得到學位課程錄取,所以應該堅持完成中七課程。其實,當時我不知道兩個課程之間有何分別。不過,我還是聽取了李老師的意見,放棄了入讀高級文憑課程的機會。事後的發展證明李老師的意見是正確的,我衷心感謝他。

今天,中史科的秦漢史專家潘祝垣老師早已退休。十九年前,他坐在課室裏很具威儀。中史科課程廣濶無邊,課堂裏實在沒有片刻停頓。潘老師「中氣十足」,有時候,他難免喉乾咳嗽,但總不會歇下來,誓要完成課題。當然,所有學生都領會到他的誠意。

中文科羅伯芬老師則談笑風生,他本是王肇枝中學校友,並把女兒送到本校就讀,其愛戴母校之情不言而喻。羅老師很欣賞我的中文寫作能力,常說我的文筆流暢,他的稱讚對我的確是莫大的鼓勵。

英文科李美玲老師是我的班主任。那時候她剛大學畢業不久,對學生充滿愛心,亦很用心批閱學生功課。中六那年,我班到某沙灘旅行,在玩「麻鷹捉雞仔」遊戲時,我不慎把她撞跌,但李老師沒有怪責我,還擔心我們不敢盡情地玩下去呢。升上中七,她仍是我們的班主任。有一次,她因未能解決同學間言語上的衝突而哭起來,此後同學再不敢在課室裏放肆了。李老師亦要求同學寫周記。我沒有甚麼有趣話題,也不想談及日常生活的瑣事,便改談時事,如蘇聯的衰落和胡耀邦下台等,而且愈寫愈長。李老師沒有阻止,還默默地做我的讀者,任由我發表粗淺的意見。

以上四位老師的教導使我受用一生,如此良師,誨人以誠,令人神馳。在母校兩年,彌補了從前我就讀工業中學時的不足。在一九八八年的高級程度會考,我僥倖獲取佳績,考上了香港大學。對原本在木屋區長大又不懂文法科目的我來說,香港大學是「神聖不可高攀」的地方,遙不可及,然而,母校奇蹟地用了兩年時間便能把我送進去了。

王肇枝中學的老師啟發了我對歷史和時事的興趣,因此我唸大學時主修政治,副修歷史,打算畢業後執起教鞭。一九八八年十月,當我剛就讀香港大學一年級時,便當上了某夜中學的歷史科教師。在其後的十七年裏,我當過大學政治系導師、夜間講師、特約記者、英文科教師、經公科教師、立法局議員助理和歷史科主任等。

自中七畢業後,我仍與李家駒老師保持緊密聯絡,把自己學生的歷史科佳作交給他,希望師弟妹們能夠分享。感到慶幸的是,每當我踏進母校,或是在街上碰見王肇枝中學學生,倒覺得他們的氣質和行為跟十九年前的同學分別不大,仍保持淳樸之風,老師對學生悉心栽培更是王肇枝中學的成功之道。

適值母校四十五周年,我藉着校友和教師的雙重身份,承諾會把母校愛人育才的精神薪火相傳。兩年栽培,收穫無量,感恩滿懷,此刻對母校送上深摯的祝福,更祝良師身體健康、學長學弟妹珍惜同校的緣份,共同延續母校校訓博愛信修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