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園地
我們的校友

孫皓庭先生 (二零二一年校友)

校友簡介:

  • 二零二一年中六畢業
  • 修讀香港大學社會科學學士(政治學與法學)及法學士(雙學位課程)

第八十一期王肇枝中學家長通訊校友分享

 

光陰荏苒,在王記的時光一瞬即逝,轉眼間已是大學生,而自己當年初次步入校園的畫面仍歷歷在目。六年寒暑,不論是在此遇到的人和事、抑或是在此學到的知識和道理,都一一成為我的珍貴回憶。

中學時光 畢生難忘

常言道:「中學時期的友情是最真摯的。」三年高中最為難忘的必定是與班上同窗共處的時光。經歷中四一年的朝夕相對,我班同學已變得熟絡。最為難忘的時光可算是課後留在校園裏玩桌上遊戲――在沒有疫情的時空,大夥兒聚在校園一角玩桌上遊戲,深厚感情由是建立。另外不得不提的是中五一年的班際歌唱比賽,還記得當時我班男生「反串」表演韓國女團歌曲。這是中學時期的美好回憶。當然,我們不會只顧玩耍而荒廢學業。文憑試壓力隨中六到來而逼近――學業壓力以幾何級數上升,猶幸同學之間學習氣氛濃厚,彼此成為學習伙伴,互相分享課業知識,且在沉重壓力下互相督促鼓勵,最終大家均考獲不俗的成績,這應得歸功於同儕互勉。

<[>我在高中期間參加了不少課外活動,既可增廣見聞,也為學業減壓。足球隊練習貫穿了我整個中學生涯,在鄧若璠運動場揮灑汗水的畫面早已印在心頭,可惜賽績普通,未能為校爭光,誠屬遺憾。另外,談起課外活動,在此不得不提2018/19年度新設的義工隊――這可是最有意義、最令我難忘的活動。當年跟隨義工隊參與殘疾人士服務,才發現自己是幸福的一群;放眼世界,當年母校與香港理工大學合辦杭州義工服務交流團,有幸參與其中,到杭州義教小學生,滿足自己開拓視野的願望之餘,當地小孩亦能受益,極具意義。

良師益友 指路明燈

中學六年,說不上是一個好學生,說來實在慚愧。在母校遇上諸位良師,是我最大的福氣。要是沒有遇上他們,我大概難以如願入讀港大社科系及法律系。既然獲邀撰文,希望藉此機會感謝良師們春風化雨。

高中遇上的良師對我影響很大。中文科陳麗娟老師既是嚴師,亦是慈母。上課時一絲不苟、嚴肅認真,下課則如慈母般對待每一位學生;通識科謝頌文副校長,教學方式生動,性格也平易近人。記得文憑試考前數天不斷纏着謝副校長,請他在百忙之中抽空為我批改練習;升學輔導老師黃玉英老師,若非她鼓勵我建立自信,指引選科門路,相信我也未必能入讀現在的學系,實在由衷感激。

學業以外,對我影響尤深的還有袁慧琴老師和任義建老師。袁老師是我中三級的中文科老師,升上高中後仍保持聯絡,機緣巧合下應她邀請加入了義工隊和生命培育計劃,燃起了我對參與義工服務的興趣。最近有了到第三世界國家義教的念頭,希望待疫情退散後能如願。任義建老師是我中三級的班主任和數學科老師,最愛在班主任課談道理。當年他的一句話影響至深:「人貴乎清楚自己正做何事」,激起我尋找目標和方向,至今仍銘記心中。教育學中有一句話:「以生命影響生命」,大概如此。

大學生活 重新適應

踏進香港大學,學習模式以及環境都跟中學的截然不同。在中學的課堂裏,老師大多會因應同學的程度來調整教學速度。在大學裏,教授講課速度一般較快,而且較為單向,所需的專注力也較高。再者,大學自由度較高,讀甚麼、如何讀,都由自己作主。比起中學「手把手」的教學模式,大學更需自律。加上住進了舍堂,更是對自身時間管理的一大考驗。短時間的變化巨大,還需時間適應。

結語

如今回頭細看中學生活,盡是美好的回憶。謹在此引用任義建老師的「人貴乎清楚自己正做何事」,祝願眾師弟妹都能找到自己的目標,為目標竭力奮鬥,踏上成功之路,再引用西諺「Where there’s a will, there’s a way」――願大家砥礪前行,毋負青春好時光。